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枣阳资讯 > 媒体枣阳

善做乡村振兴的主力军——枣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三

发布时间:2018-07-03 09:55:05作者:林万平 李晓军 杜守雨 董子川 胡釆棣来源: 襄阳日报访问量:


襄阳日报73日讯(通讯员林万平 李晓军 全媒体记者杜守雨 董子川 见习记者胡釆棣)

汽车穿行在平整的水泥乡道上,路两旁枝叶轻垂;车窗外,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有机稻田,一边是整齐精致的玻璃大棚;抬头远望,道路尽头的两侧,是一排排洋气的新房。

近日,记者走进枣阳市吴店镇肖湾村,一睹这座正走在振兴之路上的村庄的动人风貌。

立足产业,让经济“立得住”

肖湾村位于吴店镇西北,南临滚河,北靠汉十高速公路,地势平坦,交通便利,具有发展规模化农业和观光采摘业的行业基础和区位优势。

2014年,该村携手中兴绿色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3500余亩,建起集有机稻麦生产、工厂化育秧、观光采摘等于一体的中兴现代农业示范园。

中兴公司副总经理路秀华告诉记者,合作社有两座智能化的育秧工厂,占地50亩;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,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。截至目前,合作社小麦产量达到700/亩,水稻产量达到1300/亩。

此外,合作社打造有机稻麦基地500亩,年产值可达650万元,目前已取得麦稻有机种植土地转换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。

围绕“实施精品名牌战略、打造绿色农业”,合作社正逐步完善名优麦稻标准化种植示范、优良品种繁育、智能化工厂育秧、有机稻麦及富硒产品、优质水产等五大基地,发挥品牌优势、规模优势、专业化优势,向农业“产前、产后”延伸,全力构建支柱产业,让乡村经济“立得住”。

目前,以肖湾村为代表的“产业兴村”模式,正在枣阳全市逐步铺开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,推进绿色化、优质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发展,2017年,该市推广机械插秧25万亩、稻虾共作1.5万亩,推广“三沼”综合利用1.7万亩,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20万亩,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接近40%,累计认证“三品一标”产品106个,产量38.7万吨,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1.5亿元,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
分享成果,让乡亲“一起富”

合作社无土栽培观光采摘园的玻璃大棚内,一株株青藤整齐地排列在钢架上,藤上颜色鲜艳的五彩樱桃番茄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。“这些樱桃番茄不仅外形讨游客喜欢,味道和营养也受欢迎。”种植工人李祥红告诉记者,这个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采摘园里种植着优质的樱桃番茄,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兼具,前来观赏、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。

51岁的李祥红是肖湾村本地人,他把自己的8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。“以前种地一年下来挣不了一万元,现在光土地流转金每年就有5600元。我在采摘园里打工,一天能轻松挣70元工资,合起来一年纯收入有2万多元。”他说。

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,为当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,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,而且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。

通过土地流转、产业规模化发展,在解放劳动力、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,为村民提供了700/亩的流转收入,像李祥红这样的富余劳动力还得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。此外,绿色农庄、观光采摘等项目带来的游客,带动了当地民宿、农家乐的发展。合作社建立以来,该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2000元。

据悉,枣阳市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为重点,推动农业由“生产导向”向“消费导向”转变,通过融合发展让村民分享产业红利,用新理念、新思路破解“三农”发展难题。2017年,该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9元,同比增长8.6%

全面小康,让村庄“换筋骨”

“渔鼓咚咚响,各位听端详。今天不把别的唱,唱唱我们祖国多富强……”雨过天晴,在肖湾村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,响起了激昂的鼓点与嘹亮的歌声。

这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星火民间艺术团正在排练,此段名为《全面小康早到达》的鱼皮鼓表演由团员们编排,曾在本村和吴店镇多次演出,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。“这段戏唱出了我们肖湾村的兴旺发展。”肖湾村党支部书记孟宪国告诉记者,这些年来,这个小乡村彻底“换了筋骨”。

合作社的建立为村里带来了支柱产业,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,村貌乡风也变了。

据统计,近年来该村共兴建维修田间主干道路19公里,村内路面全部硬化;修建、疏浚主干水渠11公里,打了180米深的机井6眼,饮用水接入枣阳市供水管网,生活、生产污水纳入枣阳市排污处理管网;路灯、垃圾箱、天然气管道、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。

走在村里,记者看到,一位村民将垃圾倒进公共垃圾回收箱,并把门前道路上的杂物清扫干净。这位名叫罗大明的村民告诉记者,近年来村里风气大有改观,乱丢乱放现象已渐渐绝迹,打麻将的人少了,到合作社工作,到文化广场跳舞、活动的人多了。

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共同小康,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。当前,枣阳市正紧抓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和文化小康建设,通过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、开展文艺工作者进基层表演、推进15分钟文化圈”建设等,致力推进文化小康建设,为乡风民风“强筋健骨”。

本网文章多为原创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,否则视为侵权。